蓝信pg电子游戏官网-pg电子直营

二七区打造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先行区

来源:郑州日报

今年以来,二七区经济生态齐发展,采取措施打造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先行区,通过多种创新工作方法,再次将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推向新高潮。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之间,二七区是如何做到“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从二七区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模式、转变工作作风的探索和实践三个方面来看看。

7月18日,吃过晚饭的二七区泰宏建业小区居民曹书杰带着孩子来到院门口的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散步。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是二七区重点建设的生态环境项目,绿化总面积280万平方米,建成后相当于10个碧沙岗公园。“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曹书杰说。虽然公园尚未完工,周边也有不少建筑工地,但附近居民并没感觉太多的吵闹和建筑粉尘、垃圾。在部分人看来,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就是此消彼长甚至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顾此”必然“失彼”。

二七区的情况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两组数字:全区154个在建项目,数量居全市前列,扬尘治理达“7个100%”,100余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37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到位,pm2.5、pm10、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预算收入增长2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之间,二七区如何做到“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

【整治环境】 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思维定式

7月起,郑州市对各县(市)、区的空气质量进行周排名。第一周,二七区就受到奖励。同期通报的第二季度全市精细化考核成绩,二七区以81.57分位列全市第一。数据显示,在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年度综合考评中,二七区连续两年排名市内五区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二七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推进工作的不断探索。二七区聚焦发展品质提升,把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统筹起来、融合起来,在经济发展中整治环境,在整治环境中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统筹发展”这一思路,在全区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先行区观摩推进会上得到清晰的呈现。这次在马寨产业园区召开的会议,通过多种创新方法把经济社会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对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作了清晰而具体的安排部署。

二七区采取“互联网 ”大气污染防治模式,即整合平安建设、城管局、环保局等全区监控资源,建成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监控平台,对建筑工地、重点区域和渣土车全覆盖监控,即时发现、即时处理。引进“pm2.5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对全区空气污染颗粒科学精准分析,建立在线监测、动态跟踪、全程分析、科学调整、精准考核的防治平台。为改善巡查区域面积大与执法力量有限的矛盾,购置无人机对建筑工地扬尘等行为高空监测,视频信息实时反馈,即时整改,确保“看得远、看得清、发现快”,确保快速反应、及时取证、精准处理。

同时,统筹区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保障综合执法队伍。区法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区检察院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形成依法保障的良性机制。目前,全区154个项目,扬尘治理基本达到“7个100%”标准,全部实现复工开工。105.9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拆迁清零任务完成80万平方米,实现大头落地。37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取缔完成。全区优良天数达69天;pm2.5、pm10、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狠抓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近年来,二七区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品质二七”的先进建设理念,吸引了不少大型企业前来抢滩入驻、投资兴业。2017年是二七区的“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年”,150个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总投资3200多亿元。其中仅生态项目就有32个,总投资130多亿元。随着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等生态项目的竣工投用,全区有望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

如何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七区制定了“三定四推五落实”的强势举措。包括定责任、定目标、定节点的运作机制,推进土地运作、手续办理、拆迁清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节,落实台账化管理、例会推进、督办督查、观摩点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项目推进促建设、强投资、调结构、惠民生、求提升、转作风。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二七区坚持以项目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依托产业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和实体经济,促进产业投资增长、结构优化,构建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围绕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马寨产业集聚区、二七新区及二七特色商业区建设。目前,苏宁物流园、中物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以建设城市次中心为目标,围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生态文化“四大产业”,加大选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商贸业与“互联网 ”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原时尚消费体验展示厅。

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双提升,换来的是产业大咖的侧目:6月底,保利集团向二七区发出投资意向函,将在建中街街道辖区投资,打造中原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博物馆里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商业区,名为“豫见里”。不久的将来,生活在二七区的人们吃喝玩乐、品味文化又将有新的去处。

【关爱民生】 发展与整治,全面参与共建共享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二者密不可分。二七区多管齐下,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凝聚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建强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自治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发挥作用,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自治等工作,全区8万多名群众成为志愿者……

和曹先生一样感觉“很幸福”的,还有住在老城区的“老郑州”们。中原东路79号院建于20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最近,五里堡街道开展无主管楼院整治,让这个老小区又焕发了青春——时尚的涂鸦墙、音乐风替代了曾经的灰头土脸,主题楼栋“益寿家园”“先锋家园”、小型“交换空间”、连心长廊等楼院特色平添了几分温馨。

转变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找到统筹发展的“桥或船”

7月20日下午,烈日当头,南三环亚星双河居项目工地井然有序,挖掘机正在进行土石方作业,雾炮车呼呼响喷洒着水雾。作业区外,土石方全部覆盖着防尘网。工地的角角落落被360监控尽收“眼”底,远在区建设局安监站的高新杰,用手机app就能监控工地的粉尘控制情况。这是二七区创新方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区通过工作模式转变提升工作效能的写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对于二七人来说,必须找到行之有效、对症下药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才能真正抵达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的黄金彼岸。这个“桥或船”,既在二七人敢为天下先的机制创新中,也在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实用的科技创新中。

“神器”在此 扬尘不扬

7月19日,二七区金水源街道筹备组张李垌村工地内,一辆洒水车正往刚平整覆土的空地上喷洒绿色涂料。不一会儿,大片裸露的黄土披上一层绿色外衣。遥看像是盖上一层绿色防尘网,走近一瞧,地表上原本松软的新土结成了绿色硬壳,用手按压也纹丝不动。原来,这些看起来像是“颜料”的防尘抑制剂是一种水溶性复合剂、无任何污染的环保制剂,将液态的扬尘抑制剂喷洒在播撒过草籽的土地上,几个小时后凝固,在土地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膜,效果能保持6个月,一旦草籽长出来,就能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以前使用防尘网,需要反复盖网,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防尘网不易降解,残留土壤里也有污染。现在我们探索使用防尘抑制剂,不仅效率高、持效长,关键是更环保。”金水源街道筹备组工作人员李育斌介绍,喷洒扬尘抑制剂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高温等恶劣条件下,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室外长时间作业的负担。

包村干部王瑜亮算过一笔账:扬尘抑制剂成本为每平方米2.5元,效果能持续半年,其间草籽长出来工地扬尘问题基本不存在了;防尘网成本约每平方米3元,风吹日晒、车辆碾轧易破损,需反复覆盖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样150亩地,20人7个小时才能铺完防尘网,而一台洒水车6小时就可以喷一遍抑制剂。由于处在城乡接合部,该街道拆迁工地超过3000亩,人手很紧张,不放点儿科技大招,还真不好抑制住扬尘。”

科技多跑腿儿 市民少受累

7月19日下午5点多,郑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监控中心,宋晓霞正对着电脑查看全区工地的监控视频,发现问题就在微信群通知,相关工地“三员”看到后立即整改,并把整改后的文图发微信群进行回复,前后不到30分钟。这个监控系统是二七区打造的“互联网 ”大气污染防治体系的一部分。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全区154个工地,建设局配了25个监管员,根据工地大小分工,有的人要巡查20多个工地,一天转下来,“步数轻松占领朋友圈封面”。6月底,视频监控系统装上之后,监控员足不出户,1小时就可以巡查一遍,下载app终端后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监控。

在大学路南三环附近,二七区督查局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无人机升空后,将地面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从地面的视频接收机便可对地面状况一目了然。短短20分钟,无人机就对辖区5公里范围内的7个建筑工地巡查完毕。此外,渣土车运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激光雷达走行监测、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了一条“互联网+”大气污染防治新路径,实现了精准治污。

环保小投入 企业大回报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二七区贾寨片区改造项目共450万平方米,一期安置房90万平方米,是二七区同期开工体量最大的安置房建设项目。

项目总经理说:“如果因为环境问题被停工,一天的过渡费就有50万元,反倒因小失大。”企业实实在在尝到了环境整治的甜头:自从项目实施建设与防尘“齐头并进”,施工进度一天没耽误,工地环境告别以往的灰头土脸,变得赏心悦目,在全新的环境里,工人们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转变工作作风的探索和实践 统筹发展就要有一股精气神

7月23日,骄阳似火,侯寨乡罗沟村郑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侯寨乡工作人员黄冠兵送走了最后一家商户,长出了一口气。从5月1日华侨城项目全面启动,这个有着600间商铺的大市场就被列入征迁名单。经过前期动员和细心工作,5天时间,所有商铺全部搬空。“‘保姆式’服务果然奏效,比自己搬家效率还高!”

在一线锻炼干部,在基层提拔干部,重奖重罚鼓励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在这种用人导向的激励下,二七区上下“一盘棋”,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打造经济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先行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建筑垃圾清运任务;6月底前278个工地全部达到“7个100%”;城市精细化管理连续3年综合排名全市第一……

为了“天空蓝”,我们晒成“大地黑”,值!

“为了‘天空蓝’,我们晒成‘大地黑’,值!”7月17日下午,在张李垌村工地检查一圈后,金水源街道筹备组成员李旭晨边走边和一线干部李少贞打趣道。时值三伏,酷暑逼人。不管是燥热的早晨、傍晚,还是烈日当头的中午时分,工地上、项目建设现场都活跃着一些年轻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他们说,被烈日炙烤得日渐黝黑的脸庞,是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最搭配的色彩。

项目建设在一线,历练和选用干部也在一线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抽调近400名优秀干部,到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重、征迁量大的乡镇街道进行历练,列支3亿元,建立32个征迁小分队,确保征迁清零工作经费和人力,形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向一线倾斜的明确导向。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一届区委成立以来,二七区梳理了150个重大项目,分包落实到区四个班子领导、乡镇街道和区直局委一把手,做到责任明晰、目标明确、奖惩到位。为了杜绝“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该区每月召开一次全区层面的观摩点评会,实地查看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用“点将”的方式,随机抽取区领导的分管工作进行点评。

同时,该区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的“保障线”、干部的“试金石”,通过项目推进看干部的精气神、看干部的作风、看干部的综合本领、看干部的工作成效。

建立“红黄蓝绿”四色预警督办和评价机制,在限定时间内仍无进展且无正当理由延后的项目,进行约谈、告诫,情况严重的启动责任追究和倒查程序。预警情况系统会自动通过手机app或“蓝信”发送至项目分包责任人,不间断进行提醒,结果将自动计入单位和个人电子政绩档案,作为将来考评、录用的重要依据。

用制度催生和保护充足的“精气神”

“重中之重”的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方面,二七区主动担当,探索出了一条“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的路子。二七区从制度入手,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考核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建立督查系统、党建信息系统及“1136”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促进转变作风,深挖广大党员干部的潜力,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党员干部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争先恐后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套上制度的“笼子”后,成效如何?

6月份以来,马寨镇的干部职工逐渐适应了“新常态”——督查组工作人员手持酒精检测仪等设备,采取随机抽查、不间断检查、不定时明察等方式深入各科室,对迟到、早退、脱岗、中午饮酒等现象进行严厉督查。

智慧督查系统是二七区率先在全省建立的政务系统,面向全区抽调了一批作风过硬、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精兵强将,赋予区督查局督促监察权、直接处置权、建议奖惩权、参会阅文权和否决权等5项特权,推动督查机制最优化、平台智慧化、管控全程化、预警精准化、形态随机化、评估绩效化、效应常态化等“七化”,打通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全区上下进一步转变作风。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