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拉动远程办公需求 远程办公应用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春节复工后,大批用工单位鼓励员工居家远程办公,在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又可减少因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此举促使远程办公需求剧增,远程办公正加速成为一种工作模式,并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常态化,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远程办公应用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应对疫情 远程办公提高企业韧性
据钉钉的数据显示,春节后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华为云welink的数据显示,2月2日有1.5万企业新开通使用华为云welink,随后一周,平均每天新开通企业数增长50%。
面对本次疫情拉动的远程办公需求,华为云welink、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飞书、zoom等纷纷推出一定时长的免费举措,一方面协助应对疫情,另一方面加速培养用户习惯。
2月10日,国内网络安全领军企业奇安信集团,通过它的移动办公和移动安全业务平台蓝信,用直播 互动的形式召开了一场完全基于线上的发布会,宣布自即日起,一直面向大型政企远程办公平台的蓝信,正式对中小企业开放,从而打通了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远程办公链。不仅如此,蓝信还将在疫情期间向企业赠送“在线电子合同签署”服务。
2月10日,蓝信移动ceo路轶通过线上发布会宣布蓝信在疫情期间向企业赠送千万电子签约服务。共有20多家媒体、40多家协会及行业组织、近2000名代表通过蓝信平台远程参与了发布会。
据蓝信移动ceo路轶介绍,作为一款面向大型组织的安全移动工作平台,蓝信从2013年7月开始,就在为中国联通、中国铁建和华电等大型组织提供移动办公服务,并迅速成为该领域的领军者。蓝信已服务了700多万客户,其中大型政企机构超过3000家。
路轶表示,在疫情发生初期,蓝信平台就推出了7x24小时不间断远程办公服务平台,向服务于疫情防控的政府、医疗、企业等单位,免费提供应急协同与指挥平台,将直到疫情结束。两周时间,奇安信向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免费开通了在线协同指挥调度平台,蓝信云平台接收了1800多个新开组织。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吕本富认为,一个企业的韧性取决于供应链、管理和交易三个韧带的强壮。“在我看来,这三个韧带都需要数字技术来支持。而远程办公协同和管理、电子签约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创新和充分的保障。”
从“可选”变“必选” 远程办公未来或成行业“优选”
短期来看,受本次疫情拉动,在线办公刚需初显,远程办公从“可选”变为“必选”;长期来看,远程办公具有降低办公成本和灵活企业管理的优势,或在未来成为某些行业的“优选”。
一方面,企业业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变得多样化,异地办公需求明显增大,而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企业诉求也愈发强烈;另一方面,伴随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日常办公逐渐突破空间限制,办公场景不断丰富成为可能,企业生产和经营正在向“云化”转变。
从全世界来看,远程办公在欧美国家普及率较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美国超过八成企业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已有3000万人在家中远程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数据显示,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虽然当前大规模的远程办公模式也使部分人感到不适,但企业或将因此重新考量资源配置,将远程办公作为一种协助办公、提高韧性的方式,而在某些更适合的行业加速常态化。普华永道分析认为,这将利好网络电话、网络视像会议、多人协作平台、数字化业务或财务系统等远程办公工具相关产业发展。
远程办公优势明显 但仍面临两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企业远程办公并未达到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多个工具均“掉链子”。例如,一些企业使用的远程办公工具出现消息延迟、显示未读现象、视频会议卡顿等状况;一些企业远程通讯工具也出现崩溃现象。上述现象反映出,远程办公工具负荷量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整个社会同时在线的巨大流量。
中关村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海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支持远程办公的技术是成熟的,当前需要解决的是数据安全和云服务连续性的问题。云服务连续性是一个系统问题,不只是网络速度的问题,也包含了云平台的稳定等因素,而当大量云端办公开始时,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就凸显出来。
路轶认为,蓝信在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作为国内首家通过等保三级认证并率先全面实施国密算法保护的企业,蓝信可以提供全流程端到端的完整国密加密移动工作平台。而新推出的“电子签约”应用基于legalxchain司法联盟区块链,可确保签约双方身份真实可信,全程操作留痕可追溯,数据安全可靠防篡改,具有法律效力保障。
“蓝信不仅是即时通讯工具,更是私有部署的、和企业内网业务系统打通的安全移动工作平台。”路轶说,“蓝信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移动化统一工作入口,一个蓝信,可以解决在线审批、视频会议、电子签约、企业级直播、远程培训等各种问题。”(记者 刘璐璐 北京报道)